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盘点二锅头的沉浮史

来源:凯发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5-02 22:03:34   点击次数:73

  无论是朋友聚会,还是婚礼庆典,人们只要想“小酌两口”,就会想起二锅头,便宜实惠又好喝。

  然而,很少有人知道二锅头从哪里来?在二锅头的发展过程中,又经历过怎样的曲折或传奇?

  传统白酒,要把原材加水蒸熟,经过发酵、烧制后取出酒,然后在得到的酒水中再加入原材料,再次发酵烧制,循环五到六次。

  每烧一锅酒时,第一次烧制时流出的酒叫“锅头”,浓度高达到75度以上,但量很少。

  在不断加水稀释的过程中,酒水浓度不断下降,最后一锅流出来的酒叫“酒稍子”。

  其中最显赫的有四大家,分别是:王致和,同仁堂,松竹斋,也就是荣宝斋的前身,其他的还有源升号。

  不久,“源升号”酒坊的酿酒技师,赵存仁三兄弟成功完成了酿酒工艺改革,将酒水口感提升了好几个档次。

  蒸酒过程中,他们把第一锅和第三锅加水蒸出来的酒水分出来,用作他用途,单独售卖第二锅加水蒸出来的酒水。

  这种酒名叫做“二锅头”,老北京人也称之为“二雷子”,口味最为香醇,迅速抢占市场,红遍老北京。

  据说,当初康熙皇帝狩猎归来,途经前门大街,一阵酒香传来,勾得康熙皇帝循香而去。

  他顺着香味一直找到了赵氏三兄弟的酒坊,二锅头的清香甘冽让康熙皇帝赞不绝口,特别御赐一块“源升号”牌匾。

  二锅头工艺是中国白酒酿酒史上重大的工艺创新,被称为中国白酒发展史上的“里程碑”,也是古都北京最为鲜明的一面文化旗帜。

  然而,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二锅头逐渐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。让二锅头重回大众视野,并家喻户晓的契机,是红星二锅头的崛起。

  为了让老百姓都喝上廉价的美酒,新中国出台了酒类专卖政策,随后成立了华北酒业专卖公司实验厂。

  不久后,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,华北酒业作为北京地区首家国营酿酒厂,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——生产献礼酒。

  华北不敢马虎,用了四个月时间重新整顿生产线,沿用以前的酿酒工艺,成功酿制出第一批瓶装二锅头酒,命名为:“红星牌二锅头”。

  随着时代发展,红星二锅头逐渐壮大,二锅头酒逐渐地从一种工艺变成一个品牌,最终形成一种品类。

  由于红星二锅头出色完成了献礼酒任务,建厂元老王秋芳等三十多名员工被特别邀请参加开国大典。

  根据记载,1949年全年,北京大大小小的酒厂一共生产了二锅头酒20.5吨,全部被命名为红星二锅头。

  一代代传承,“北京二锅头酒酿制技艺”越来越成熟,不但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还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  2000年以前,国内经济条件不发达,商品销售都会存在信息差,二锅头在北京名声响亮,在外地不显。

  在老北京人眼里,喝酒就喝二锅头,而二锅头等于红星,其他酒水品牌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。

  红星二锅头为了打开市场,盯准花钱的那群人,找当时因“硬汉”形象爆火的男演员张涵予代言,在电视上疯狂打广告。

  同时联合商场、超市、酒楼、饭店等推广,红星二锅头在全国都打响品牌,甚至还在国外酒水比赛上拿了奖。

  自从1965年起,国家就对北京市区以及北京郊区附近的酒水规范化管理,一共扶持了大大小小19家酒县。

  其中要数牛栏山酒厂发展得最好,但它地处郊县,一直被城里人看不起,无论如何搞不过根正苗红的红星酒厂。

  眼看着市场上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,机会慢慢的变多,同是二锅头的牛栏山当然不甘心。

  此时,一个叫李怀民的酿酒工人,在牛栏山酒厂步步高升,逐渐掌握话语权,当上了酒厂党委书记。

  在他的带领下,牛栏山酒厂和红星酒厂打擂台,红星二锅头说自己是“宗师”,牛栏山就自称“正宗二锅头,地道北京味”。

  为了拓宽销售经营渠道,还结合新兴销售模式,和经销商利益捆绑,联合电商和各类小超市,让我们消费者随处可见。

  短短五年,牛栏山已经占领300多家餐馆,又过三年后,数量已超越4000家。

  现在,牛栏山摇身一变,成了顺鑫农业,旗下白酒销量行业第一,狠狠把曾经的老大哥“红星”按在地上摩擦。

  清朝时,皇帝外出避暑到承德,要经过北京牛栏山镇,这里一直是皇帝出巡时,大部队短暂休整的驿站。

  上高中时,李怀民热衷于电子技术,一有空就在车间研究各种电子电器产品,新的不敢碰,就把旧的拿出来拆拆装装。

  毕业时,老师看中他的动手能力,特意把他分配到有事业编制的电子电器厂工作。

  改革开放后,很多工厂经济效益不好,工人下岗,也有很多人不满足现状,辞职下海。

  李怀民心动了,除了辞职下海以外,摆在他眼前的还有三个选择:第一个是继续留守岗位,第二个是调到牛栏山酒厂工作,第三个是去北京一家大型国有建筑公司上班。

  因为从小就对家乡牛栏山酿造的二锅头有了解,他不经犹豫,收拾好行李跑到牛栏山酒厂报到。

  当初牛栏山镇酒肆林立,繁华热闹,如今国家快速的提升,时代日新月异,他以为家乡经济会借此机会腾飞。

  没想到,酒厂不懂变通,酿酒仍然用流传下来的老办法,每道工序主要靠体力劳动,配方上绝对没任何创新,日渐凋敝。

  红星二锅头崛起,让他看到了白酒行业的希望,他坚信白酒行业是正确的选择,只要走对路,就能到达顶点。

  李怀民从车间一个普通的烧酒工做起,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,把发酵好的酒糟送进蒸馏锅蒸酒。

  那个时候,我的干劲特别大,每天似乎不了解什么是辛苦,什么是劳累,心里只想着尽快掌握各种技术要领。说实在的,要学到这些知识很难,因为酿酒业是一个遵循传统的产业,很多东西没有现成的理论指标可供参考,完全是靠着工人日积月累的经验和领悟能力来断定。

  即使再苦再累,李怀民从没有想过放弃,酿酒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放过,亲自参与配方、工艺的改进,研发新品。

  李怀民也一步步从车间一个普通的烧酒工,成长为评酒员,车间主任,厂长,党委书记,公司董事。

  曾有人问他:“轻松的电工工作,给自己找了酿酒这份苦差事,难道不后悔吗?”

  没有,我那时就知道喝酒是件奢侈的事,因为只有拿到大队领导的批条才能买到酒。

  他一点惦记着喝酒不容易,立志要改变酿酒工艺,让每一个人都喝上物美价廉的好酒。

凯发 All Copy Right 2005-2010 备案号:豫ICP备09027093号-3 技术支持:凯发k8官网登录 管理登陆 sitemap.xml